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5日 消息来源:

2019年,同仁县坚持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消费结构继续优化,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特点

(一)全体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08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位居黄南州四县第二位。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州第一。2019年,同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51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位居黄南州四县第一位。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大关。2019年,同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23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位居黄南州四县第二位。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较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46倍。

(五)全体居民收入结构多元化。

1.工资性收入仍为居民收入主要来源。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179元,同比增长10.5%,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为54.9%,拉动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692元,同比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14元,同比增长1.7%。

2.经营性净收入小幅增长。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4522元,同比增长2.8%,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拉动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3022元,同比下降1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5357元,同比增长11.2%。

3.财产性收入涨幅明显。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715元,同比增长87.9%,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其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性净收入1029元,同比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性净收入541元,同比增长947%。

4.转移性收入增幅显著。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492元,同比增长10.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7409元,同比增长12.7%,农村常住居民转移性收入1311.47元,同比下降2.9%。

二、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19年,同仁县全体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但是综合来看,居民收入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对政策性措施依赖性较大。二是财产净收入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财产净收入贡献率较低。三是经营净收入增长动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和短板,建议下一步工作中从以下几点着重考虑:一是立足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由全面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水平,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大农牧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扩展就业空间,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四是加强农牧科技知识培训和技能指导,积极引进良种、良畜(禽),普及实用新技术,努力减本增收。五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出台更多的鼓励居民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居民多渠道就业。六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农牧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