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同仁市坚持把保基本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力抓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困境儿童保障等工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安全保护网,稳步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市民政部门紧密联系乡镇,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试点工作,强化乡镇政府低保审核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低保家庭情况定期报告、低保分类核查、低保举报核查、低保备案等规范化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对低保数据库实施动态化管理,确保精准救助。截止目前,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5246万元,确保了4987户15605名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坚决贯彻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及时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临时性生活物价补贴政策,共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按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474.6万元。
特困供养“应养尽养”。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全面落实完全失能和部分失能特困供养对象照料护理制度,全力做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积极动员分散供养人员到就近敬老院等集中供养机构入住,不断提升供养机构照护能力,满足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必要照料、急病治疗等需求。对自愿分散供养和生活能够自理的特困人员实行居家供养,不断完善生活设施和居住环境,由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特困人员、监护人签订照料监护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确保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截止目前,共为303名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特困供养金258.8万元。     
困境儿童“应助尽助”。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落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孤儿和困境儿童的动态管理,做好孤儿和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整合民政、卫健、教育、人社等部门资源,切实落实孤儿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保障政策,保障孤儿和困境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益。截止目前,共为259名困境儿童和15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30.6万元。
 困难残疾人“应扶尽扶”。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补短板的作用,认真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扎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确保助残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共为2224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125.8万元。
临时救助“应救尽救”。强化兜底保障作用,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及时进行救助。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由各乡镇和民政部门采取直接受理申请、直接审核审批发放,简化优化手续,缩短救助时间,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截止目前,共为17851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82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