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5日 消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5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同仁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州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大局,谋创新、抓机遇、固根本、强发展,扎实做好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工作,为持续稳定全市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力抓好耕地质量提升。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合同仁实际制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工作方案》,科学布设耕地质量变更调查点位,对20个土壤点进行采样,确定全市24种土壤种类,其中耕作土种20种。委托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对全市9351.89公顷(140278.35亩)耕地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调查评价、数据库更新、国土三调图标注等工作,将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三至九等,进一步掌握全市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查清影响耕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性提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对策,促进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了粮食安全。
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对接有机肥供应中标企业分次分批全力调运有机肥。在8.3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区域,开展绿色防控和有机叶面肥无人机和农户自行喷施工作,积极引导群众科学施用农家肥、有机肥、配方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农药的利用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积极与省州上级部门对接衔接,落实省级配套资金1282.35万元、州级配套资金273.9万元,其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补贴资金136.95万元,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8.3万亩;有机叶面肥市级补贴资金232.4万元,实施面积8.3万亩。
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聚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知农心、抢农时、务农事,着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努力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农牧民群众耕种的实际需求,2020年,累计储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6.55余万公斤,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4万亩,油料作物2.1万亩,其他农作物2.84万亩。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力度,在全市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划定3.0097万亩小麦生产区,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投资7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3.3公顷;投资15万元,改善3个乡镇0.33万亩农田灌溉,有效保障了全市农田灌流面积稳定。
完善粮食调控监管体系。积极推进政策性粮食联网交易,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应急供应、加工网点及配套系统建设,按照“8+5”模式,落实成品粮油储备,不断加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推进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建立粮食管理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建立粮食收购企业信息档案,开展粮食企业信用监管。落实专人开展粮食库存、粮食安全、安全生产及统计制度等专项检查,做到安全无事故发生。加强粮情监测预警,认真落实粮食统计工作责任,做到全市粮食经营企业统计网络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