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新时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仁市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积极创新、加强联动,加快推进全科医生培养体制建设,通过正规培养、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步伐,为健康同仁建设提供可靠的全科医学人才支撑。

一、全科医生培养情况

组织领导先行。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及吸纳兄弟州市县有效经验,制定符合市情的学习培训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有序组织人员赴省、州权威机构进行学习培训及医疗机构各科室轮岗培训,逐步形成了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涵盖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乡镇全科医生培养工作也同期展开,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注重培养质量。指派专业技术精良、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为全科医生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起到了重要的带教作用,为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质量提供了人才保障。强化培训期间人员的管理,严格培训动态管理,通过学习医疗诊断、家庭保健、术后疗养等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截止目前,全市转岗培训全科医生19人、注册全科医师13人、三年培训规范化住院医师19名,其中,5人已完成培训任务到岗上班

完善培养机制。逐步完善培养模式,全面开展覆盖各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定向培养试点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招录、培养、使用”的一体化政策,培养人数逐年上升趋势。优化全科医生人员结构及数量,深化定向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早期社会实践,让全科医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出一条集理论学习、上岗培训、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强,外出观摩交流机会少,部分基层全科卫生人员在岗位上发展空间不大,业务能力不精。二是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目前我市专职全科医生人数较少,社会卫生公共服务需求量较大,无法满足当前要求。三是激励机制动力不足。全科医生大多工作在基层,收入水平、社会保障、职称晋升等各方面条件不完善,岗位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高水平的全科医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着力解决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全科医生骨干人才缺乏的问题,特别是上门服务、养老服务等紧缺性岗位全科人才的配备,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我市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继续采取引进、进修、培训、定向培养等措施,加快全市全科医生结构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进“快车道”,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完善全科医生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绩效工资为导向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医疗卫生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