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抓手,强化农产品质量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绿色基础。

运用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技术。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改变传统种植习惯,科学使用农家肥、有机肥、配方肥,大力宣传绿色防控技术,切实降低农药使用率。全面启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指导使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8.3万亩,覆盖全市粮油作物和蔬菜种植。推行有机肥+有机叶面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开展绿色防控代替化学防治行动,使用无人机作业实施农作物叶面肥喷施和绿色防控面积2万亩,实现农区川水地区绿色防控,降低使用有毒农药安全隐患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推行产品合格认证绿色模式。试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行全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绿色新模式。全面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和要求统一制作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蔬菜、水果、畜禽、禽蛋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均纳入试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范畴,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自2020年起,全市已发放农畜产品合格证200,今年计划发放农产品合格证500份以上。同时,加大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群众农产品合格认证认知度,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推进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质增效。

完善产品质量追溯绿色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牦牛藏羊原产地追溯体系,对牦牛藏羊统一佩戴追溯标识及信息录入,为畜产品召回机制提供可靠信息平台,提高产品物流信息采集识读准确性。同时,利用信息系统深化监管工作,延伸监管链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投入品质量检测、肉品品质检测、质量安全预警一体的监测网络,全流程、无死角保障牦牛藏羊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进一步扩大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和建立牦牛藏羊特色产品优质优价、特色特价的市场营销机制。目前,全市已完成牦牛耳标佩戴0.39万头,藏羊耳标佩戴10.2万只。

打造三品一标认证绿色品牌。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加大安全优质农产品开发力度强化证后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培育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通过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效应,进一步做优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登记同仁黄果梨、同仁青稞、同仁蕨麻、同仁豌豆、同仁胡麻5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能力,带动产业发展,推动市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