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的指示批示精神,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成为重要载体,着力打造建养并重、安全畅通、运营高效的建设格局,努力将农村公路铺成群众出行的幸福路、致富的快车道

坚持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发展民心路始终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立足优化乡村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安全便捷出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强化措施,消除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全力构建畅通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列入各镇综合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近三年来,通过对上争取、市级统筹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3.08亿元,为打通农村公路末梢神经奠定了坚实基础。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持续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公路项目一次性交(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

坚持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平安放心路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边建边管原则,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真正让群众出入平安,既走得了走得好。全市11个乡镇以及行政村(自然村)所有道路全部纳入路长制管理,共设路长154名,管理路段154条,设置路长制公示牌53块,形成党政牵头、部门齐抓、县乡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整治行动,加强源头管理,及时制止和打击破坏路产、侵占路权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发挥长久效益。平安交通创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督促各交通运输企业、项目参建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坚持高质量养护,全力打造舒适畅通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县、乡主干道统一由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实行专业化、机械化养护。严格落实县乡村道“1053”养护标准,足额保障养护资金,每年投入资金开展路域环境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维修、村道安防等工程资金2459.8万元同时,全面组织排查农村公路弯急坡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高效能运营,全力打造惠民致富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公路的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努力为全市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和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壮大提供更好保障。交通+公交全面覆盖。满足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实现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开通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城乡公交线7条,设置站点96个,日均发车56班次,城乡重要节点公交全部实现直通直达,积极构建实施城区公交车“5分钟运营机制,进一步提升交通出行品质交通+物流全面贯通。依托交通、农业、供销、邮政等行业既有资源,构建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物流网络,解决了偏远村落群众的工业品下乡、农牧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需求,为农牧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交通+产业全面融合。坚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工程项目为旅游、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打通就业创新渠道,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真正使慰问式帮扶造血式发展交通+绿色全面统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作为解决环境污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市区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为65%,全面完成城乡公交新能源改造任务,打通群众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同时在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等方面积极落实绿色施工要求,以坚持不占或少占林地草地为原则,严格避让生态敏感区,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力争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交通项目建设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