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文旅融合”牌 绘就“经济发展”图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8日 消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8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厚植历史文化底蕴,推动独特文旅资源“优化、活化、显化”,不断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强规划引领,优发展布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建设,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制定《1+5同仁市全域旅游规划》《同仁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确立“一环一地双廊四创五区多点”发展方向,构建“全域旅游+生态旅游+生态体验”生态旅游格局,引领同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启动热贡历史文化名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编制完成《热贡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辅导项目协议书》《热贡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等配套方案,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保安镇和郭麻日等4个村分别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
推精品线路,增旅游收入。出台《支持省内外旅行社输送游客实行奖励和推行优惠政策的若干措施》,签订《省内外各旅行社构建共建共融共享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00份,依托“品热贡艺术·寻乡愁记忆”等特色活动,打响“游同仁、寻乡愁、品人文、享福利”旅游招牌。因地制宜推出“民俗体验一日游”“古街探秘两日游”“文化寻根三日游”等特色线路和“热贡六月会”系列9条精品线路,高质量举办同仁市2024年“盛世龙年·金谷之韵”迎新春乡村春节晚会、“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村晚活动、“非遗庆龙年拉泽续传承”拉泽年俗活动,共开展非遗展演、社火表演、文博展览、文体活动、古堡探游、千人锅庄等50余项主题活动和128场村晚活动。“热贡六月会”期间,全市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文化产业收入达1.21亿元。
抓试点培育,助文旅产业。推动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文化产业集约式、跨越式发展,加强市场化发展,培育市场主体,辐射带动热贡文化产业园区“加工、生产、传播”为一体的产业链。主动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布局,在全省范围率先召开同仁市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暨全力备战2024年旅游旺季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印发《同仁市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行动方案》《同仁市备战2024年旅游旺季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充分放大黄南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同仁段文化长廊效应,高位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探索打造“非遗+景区”模式的实践样板,首次将非遗景区、舞动非遗、云游非遗等板块有机融合,创新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全省范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同仁”样板。活动当日,新华网、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黄南日报等官方媒体转载主题信息8条,线下销售量文创产品160件,线下订单量超60余件。
促宣传推介,亮同仁品牌。推动以“热贡艺术”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标准举办同仁市2024年湖南文旅推介会,热贡艺术、民族歌舞、旅游攻略、舌尖美食、多彩非遗等亮相湖南,热贡多彩非遗赏心之旅借助此次推介会“疯狂抢镜”,再度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推介期间,全网发布相关短视频60余条,话题阅读量超过3000万+,讨论量35000+,抖音话题多次登上同城热搜;线下销售热贡艺术文创产品200余件,销售额达228万元,线上订单量超330余件,实现交易金额350万元;签署两地文化旅游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资金达一亿元,达成3家热贡艺术文化企业入驻湖南开设热贡艺术展销窗口,挂牌成立“热贡唐卡”推广中心2家,品牌推介和销量收入实现“双赢共赢”。
探文明之源,讲文物故事。列出非遗项目表格化、清单化短板,分类研究各类非遗项目传承现状、种类划分、内涵挖掘等内容,编撰完成《热贡地区非遗项目解说汇编》《热贡文化艺术传承事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热贡刻版印刷技艺研究》《神秘的热贡“六月会”》等非遗系列丛书,进一步建立健全非遗研究保护工作学术理论体系,为12处文保单位(宗教场所)和8处六月会场所挂牌“非遗综合传习中心”。编制完成《全国文保单位郭麻日古堡内民间博物馆及特色古民居文物展示点文物资源价值挖掘、阐释、传播和陈列方案》,深入挖掘博物馆、唐卡展示区、丹布老人故居、真武庙等文物遗迹背后故事,制作古堡导览图,做好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和文旅资源“融”合发展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