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四个强化”助推犏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5年05月27日    

    近年来,同仁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将犏牛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实施3545”万头犏牛建设工程,依托本地牦牛资源和娟姗牛良种优势,推广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2024年累计授配牦牛1519头,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为打造“中国娟姗犏牛之乡”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组织保障,高位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2024年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启动会,系统总结2023年工作短板,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在省畜牧总站科技帮扶下,制定《同仁市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同时,不断完善“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强化娟姗犏牛养殖扩规提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政策扶持、品牌塑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强化基础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原则,在全市筛选牦牛群数多、设施完善的合作社、家庭牧场及养殖大户,确定53处人工授精配种点,指导做好牛群分群、补饲等前期工作。统筹抗灾保畜应急储备资源,调配饲料100吨、燕麦青干草144吨、玉米青贮480吨,优先保障犏牛基地和规模养殖场需求,为技术推广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繁育成效联合省畜牧总站组织34名技术人员分组包片,赴各乡镇配种点开展自然发情和药物同期发情处理,应用娟姗牛性控冻精和大通牦牛冻精精准授配。2024年授配母牦牛已产犊161头,其中多哇镇德宗养殖专业合作社诞生首例双胞胎娟姗犏牛犊,创下技术推广新纪录。结合前期摸底数据,按“分群补饲、优中选优”原则,优化配种点布局,同步开展“良种+技术”双下乡服务,强化疫病防控和科学饲喂指导,推动技术推广提质增效目前全市累计孕育娟姗犏牛476头。

    下一步,我市将立足犏牛产业独特优势,以高效化、品牌化为导向,重点推进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犏牛一畜多效的产业价值通过科技赋能、标准制定、品牌打造等系统性举措,推动犏牛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全产业链转型,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探索犏牛+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