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仁市立足“热贡艺术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优势,抢抓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南试验区建设机遇,以打造“秘境热贡”文化旅游带为统领,高位推进热贡文化长廊段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新路径。
强化规划引领与品牌塑造,明确高质量发展路径。突出规划先行,在全省率先编制《同仁市旅游名县规划(2024-2035)》,以“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主客共享”为原则,构建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聚力品牌创建,成功申创“美丽中国·非遗文化旅游名城”和“美丽中国·特色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名城”两项国家级金字招牌,成为省内首个“双冠”市县,显著提升“秘境热贡”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试验区热贡文化长廊段建设注入核心吸引力。
完善基础设施与标识系统,夯实文旅服务支撑。紧扣提升旅游体验与服务效能,健全旅游导览系统与服务设施。投资3259万元实施“黄南一号风景大道”及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新建及改造29座旅游公厕,在关键节点建设融入热贡文化元素的景观构筑物、观景平台与服务设施,集中打造试验区热贡文化长廊段形象门户区,有效提升全域旅游标识系统的规范性与文化辨识度,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富有文化内涵的游览环境。
深挖文化特质与区域协同,打造特色产品体系。发挥全国第三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地带优势,优化文化名城、传统村落、艺术小镇等资源,打造“热贡文化生态公园”,精心策划推出“多彩非遗赏心之旅”“热贡艺术体验之旅”等特色主题线路,培育高端文化体验与生态旅游业态。以同仁“东南门户”定位,深化与甘肃夏河文旅合作,共建“同夏非遗赏心之旅”大旅游圈,打造以郭麻日古堡群与甘加八角城城址为亮点的跨区域精品线路,使同仁成为青甘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接入点。
创新智慧赋能与共享机制,提升综合发展效能。建立同仁、夏河双城旅游门户协同机制,实施拉卜楞、桑科滩等地标景区云端互联工程,共建“甘青文旅数字生态共同体”。创新打造坎布拉、德吉村项目通联系统,通过智能导览终端实现游客实时获取全域文旅信息矩阵,形成资源互荐闭环。立足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文明交汇带区位及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区优势,联动青南试验区“东南文化客厅”,共同塑造“世界级安多文化国际走廊”,提升区域文旅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