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同仁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紧抓汛期巡查排险关键环节,坚决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隐患排查责任链。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决扛起防范化解汛期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专题会议15次进行研究部署,持续压紧压实全链条责任。严格推行“一处一档一责任人”工作机制,将152处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及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全部纳入重点排查整治范围,逐一明确责任主体与应对措施。各县级领导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实现对联点乡镇和分管领域汛期督导检查全覆盖,全力推动排查整治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死角、取得实效。
聚焦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排险。我市积极构建“人防+技防”预防体系,对1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分级管理(包括极高风险4处、高风险29处、中风险90处、低风险29处),组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交通、住建等部门成立6支专业排查小队,对道路桥梁、山体水洞、旅游景区、施工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积水点位、河道堤防、供电设施等防汛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拉网排查,累计开展排查20次,出动人员213人次,发现隐患15条,均已完成整改。投入应急资金103.12万元完成5处应急除险工程,转移受威胁群众1088户4924人,切实做到隐患不排除、工作不停止。
强化监测预警,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我市着力构建全覆盖、智能化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体系,在68处关键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智能监测设备384台,实现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今年以来累计发布专项预警905次,发送预警短信6636条。同时,组建120人的专业技术指导团队,按区域分片包干,定期开展巡回指导与技术支撑。积极发动基层力量,建立群测群防队伍,开展日常巡查、险情速报与预警信息传递工作,实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综合利用广播、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迅速、准确传递到村、到户、到人,有效支撑提前避险和应急响应。
我市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坚决打赢防汛排险攻坚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