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同政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2017年01月23日
 
同仁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同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来源:http://www.hntongren.gov.cn/    时间:2017年01月23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制定的《同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1月18日

 

   同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身是群众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更高水平上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群众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根本目标,坚持创新驱动、激发活力,补足短板、强化基层,整合资源、互促发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体育独特魅力,促进群众体育兴趣养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建设“美丽新同仁”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同仁县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普遍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显著加快,在县城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体系,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35%以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增加,各类体育场地建设逐年增加,建成一座县级全民健身中心、11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72个行政村全民健身站、6个社区全民健身点、36座寺院健身,覆盖率达到100%,全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以上;

  ——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遍布城乡,健身服务日益科学化。积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乡镇(街道)的体育社会组织达到75%以上,行政村(社区)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达到85%以上,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00人。民间体育组织、俱乐部、健身中心、学校社团成为组织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力军

  ——建成城镇15分钟健身圈,新建居住区和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修建1个县级标准足球场、修建11个乡镇足球场,县城篮球场全覆盖,非标准足球场、篮球场在学校、社区全覆盖,落实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

  ——注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7个、青少年户外营地达到1个

  三、主要任务

(一)主要发展县、乡镇、村级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牧区体育纳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和体育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统筹农村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活动的整体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在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和节假日广泛组织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同仁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推广,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县举办各类活动50次以上,参与人数达1万人次。

(二)大力普及县城社区体育,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将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及健身步道等户外运动设施。

(三)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县级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组织,大力扶持城乡晨(晚)练健身站(点),使之成为城乡居民身边最普及的体育健身组织。街道、乡镇综合文体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积极培育体育总会等基层体育组织,有计划地发展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基层体育协会,逐步健全以体育总会为龙头,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牧民体育协会为架构,各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为纽带,民间体育组织、俱乐部、健身中心、学校社团为根基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重视发挥网络体育组织和健身领袖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到“十三五”末,各级各类协会社团成为组织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力军。

(四)认真做好体育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倡导人民群众尤其是体育工作者参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依托体育优势项目,发挥好体育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5年内培训人数达到200人。

(五)认真做好体育产业发展工作。积极扶持涉及体育健身消费类型的创业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对体育服务业的投资,促进体育健身、娱乐等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引导高、中、低收入群体合理进行体育消费,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积极与健身俱乐部协调,开通医保卡的健身功能,推行可使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健身,使医保卡的治病功能前置为防病。

(六)切实加强青少年和儿童体育由教育和文体部门联合对县域各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在校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和体质测试,每年举办一次学校体育运动会。

(七)加快发展职工体育,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充分发挥行业体协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普遍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开展符合行业工作特点、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为职工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定期开展体育锻炼标准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并保证必要活动时间。依托资源共享原则,承接隆务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今后5年内检测人数达到20000人。

(八)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体育工作,提高残疾人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支持和提升老年人体育工作,提高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和生活生命质量。加大对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利参与体育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国庆节、残疾日、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关注弱势群体身体健康和体育健身的一系列活动,全年活动场次要达到6次,人数达600人次,以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助残传统美德。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民健身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各项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应尽职责,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和行业要抓紧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形成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合力。县发改、住建、国土部门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教育、民政、农牧科技、卫生、住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

(二)切实加大全民健身事业经费投入。县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按人均3元排。由体育主管部门安排使用的一些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加强关键领域和基础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保证重大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购置的经费投入;对于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体育彩票公益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三)不断壮大体育人才队伍。加强同仁县体育专业管理队伍建设,按照体育职能和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配齐工作人员,充实体育管理人员。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三个关键环节,完善以全民健身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等为核心的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体系,鼓励街道、社区聘用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群众健身指导工作。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身事业一切作用的发挥,都要通过群众自觉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来实现。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扶助城乡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要着力打造“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特色活动,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马术”、“藏棋”和“赛马”比赛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假日和农闲季节,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组织开展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和基层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活动的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水平。重视研究推出新的体育健身方法,积极稳妥开展户外运动等新型运动,促进体育与文化、卫生、旅游等的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积极组织参加省上举办的各项全民健身运动会,提高体育项目技术水平。

五)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传媒优势,开办全民健身专栏,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不断创新全民健身宣传形式和内容,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动形成崇尚和参加全民健身的社会风气。做好全民健身讲师团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等科学健身讲座。建立健全全民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普遍建立城乡基层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指导。每年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逐步建立国民体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五、组织管理实施

(一)本计划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同仁县文体广电局牵头、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动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合力。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文体广电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负责全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规划、协调、建设和监督工作。

(二)各乡镇及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同时,制定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考核标准。每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包括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

本实施计划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