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政策解读
对《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管理体制更好聚焦教学工作的意见(试行)》政策解读
来源:    时间:2022年10月21日    

一、起草依据

《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青海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黄南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

二、起草目的

为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管理体制,更好聚焦教育教学工作、更好保障教师学生权益、更好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三、文件说明

文件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1.要发挥中小学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对学校的最高领导权限进行了明确,最主要的是党组织要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讨论决定学校内设机构、初级小学负责人,即:学校内设机构初级小学的负责人直接由学校的党组织讨论就可以决定,不需要再往上报,讨论推荐校领导班子副职,校领导班子的任命、校长直接由教工委进行任命,学校的各方面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由学校推荐产生,教工委按照学校的推荐情况直接认定,同时做好教师等人才培养和职称评聘工作。2.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要规范的设置校长及党务办公室,做到既加强党务工作力量,又协助校长分担政务工作,聚焦教学业务,加强思政工作,同时明确了校长及项目委员会的职权。3.要求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和协调运行机制,对党组织会议及校务会议的议事程序议事规范作出了明确。

二是完善聚焦教学,促进教研的学校管理体制。4.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明确要健全教职工大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和民主监督机构,校长每年要向教职工大会进行述职,规范设置支部委员会校长办公会的权力权责关系的协调机制,领导学校工作,重点明确了学校应当设置校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总务办公室,分别负责学校行政事务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并分别明确了校长、教务校长、总务校长及三个办公室的职责分工。5.完善促进教师成长的教研体系,明确了凡有专职教师两级以上的均应设立学科教研组,不足两人的,按中心学校、集团办学或大(跨)学科要进行联合组建,所有教师均应编入相应的教研组。50岁以前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个项目化的课题,加强德育渗透性研究,制定三年学科发展建设发展规划,推动教研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6.营造有利于教学教研的保障机制,要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广泛建立“点对点”“校帮校”的教研帮带机制。初步考虑,既要在县域内有侧重的建立,同时又要借助我们的援建援青平台,把内地的好的学校与我们县上的所有学校结成对子,由内地的这些好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常态化的参与进来,推动我们的教学,市教育局健全完善教研组长教研员的信息库,向面向优秀的教研组长设立名师工作室,并按照人才激励评价相关政策,兑现他的激励举措。

三是科学稳妥推进教育布局再调整,主要是从思路和方向上明确了教育布局调整的大原则。7.总的来说就是稳妥有序的布局村小。在行政村适龄儿童(一、二、三年级)在45人规定标准的条件下,我们将有序的恢复设置村小,并按1:10的比例配备教师。同时采取信息化,“走教”等方式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村小一般不接收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对达不到设置标准的,要压实家长的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因地制宜做好学生接送工作,在城区要把教育布局的重点放在“撤弱并强”上,结合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有撤并学生总数不足400人的学校,有序推进小学、初中分设,原则上不再新办九年一贯制学校。8.做好政策统筹和资源配置,就是在落实上述布局整体思路的方法上,要坚持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策,积极稳妥的原则,按照“一乡一策,一村一案、 一校一议”的办法,采取村社申请,乡镇审核,教育部门研究,市政府审批的程序稳妥推进。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