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同仁市三年行动

方案》的报告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同仁市三年行动方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现随文上报,请审阅。

 

 

同仁市人民政府.    

202116啊啊啊啊

 

 

 

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

同仁市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提升同仁城镇管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改善城镇人居生态环境,彰显城镇风貌特色,保障城镇安全,激发城镇发展活力。现根据《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青政〔20206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要求,深刻把握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实践指向和着力重点,围绕建设“生态人文”的高原美丽城镇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建设幸福同仁,打造高原美丽城镇”的工作部署,坚持把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市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镇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市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原美丽城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主体思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传统村落。

(三)主要目标。严格按照高原美丽城镇试点工作目标,结合同仁市实际情况和现有工作基础,重点围绕生态人文方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聚焦高原美丽城镇目标短板弱项,夯实生态人文城市、美丽城镇、传统村落等建设成果;改善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城镇、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全面提升同仁城市发展质量,推动高原美丽城镇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二、试点范围

结合同仁市生态人文城市,以同仁市27个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编制试点工作方案。

三、试点内容及重点任务

(一)建设生态人文城市

1. 开展风貌打造指导工作

工作内容:根据关于印发《黄南州城镇老旧小区和既有建筑风貌品质提升改造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结合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同仁县老城区环境整治及风貌改造规划》,对甘肃凌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风貌改造方案进行全程把控和指导。

工作计划:2020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20213月底开工建设;2021年底竣工验收。

项目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开展同仁市总体城市设计

工作范围:中心城区范围,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

工作内容:根据规划,对2015年以来建设的所有建筑及市政项目、市政道路工程等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和体检,提出修改及下一步完善方案。结合城市总规、控规,充分挖掘同仁市历史文化特色,优化城市总体格局与空间结构。明确城市风貌特色,提出建筑风貌分区分级分类管控要求。管控古城各类风貌要素,重点制定建筑高度控制措施,明确城市色彩引导要求。梳理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完善公共活动联系通道,组织和优化路径系统,提升主要街道沿街立面风貌景观。增加文旅专题,从人口结构、职住习惯、社会机构引入、功能业态植入等方面进行研究,着力完成城市设计,从而提升城市活力。

工作计划:20216月底前提供初步成果;2021年底前通过审查并开始执行。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优化隆务河一期建设项目

工作范围:一期实施工程约4.3公里。

工作内容:鉴于一期项目已经实施,对一期外立面、空间布局、生态绿地、灯饰亮化、水生态治理等,结合风貌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优化,提出符合同仁特色的修改意见并全程进行把控及指导。

工作计划:2020提出修改意见;2021底前全面完成。

项目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隆务河二期规划技术指导

工作范围:二期实施工程约10公里。

工作内容:对即将实施的隆务河二期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进行指导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隆务河二期进行技术指导,对生态景观治理方案进行评估和整体把控,对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隆务河东岸的建筑整治和景观环境优化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工作计划:20213月份前完成前期评估。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局、市水利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开展黄南州(同仁市)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总体策划

工作范围:同仁市27个传统村落。

工作内容:27个传统村落进行总体把关,按照集中连片开发保护相关要求,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设方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其余45个村落提出下一步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对同仁市27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域进行现状总体评估;分析村落格局及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所产生的区域性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根据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及社会经济等客观条件分类确定未来村落保护利用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人居环境提升和综合防灾的总体策略;提出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总体策略;根据传统村落具体情况提出一村一策的分期实施行动计划,最终形成村落集中成片试点工作总体策划报告和实施方案。

工作计划:20213月底提交相关成果;202210月份前建设完成。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等。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开展同仁市27个传统村落“测绘建档”工作

工作范围:同仁市27个传统村落,60处典型村落建筑。

工作内容:建立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数据与测绘档案,系统记录各项基础数据,利用最新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库汇总和展示分析,为未来的保护工作建立数据基础。一是利用倾斜摄影等技术对27个传统村落整体格局风貌、村落内部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三维动态影像数据档案,构建村落整体空间三维模型。二是60处村落内典型建筑物、构筑物(重要公共建筑、典型民居院落、具有突出独特价值的建构筑物)进行建筑测绘建档,利用三维扫描对建筑室内外进行测绘,形成单体建筑点云文件,并采集建筑的照片、影像或文字记录等信息。三是利用数据库技术,研发测绘建档数据平台,对上述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建设村落数据电子化档案可随时查询、录入、展示、分析。

工作计划:2020年确定项目思路;2021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 开展传统村落示范实施工程

在总体策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次试点工作的示范要求,在同仁市选取810个村,开展村落在保护修缮、人居环境改善、文化旅游提升等方向的示范工程。结合集中连片特征,选取典型片区,针对村落、村落联络要素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连片区示范工程。

1)村落保护修缮。选取若干典型传统村落推动示范实施工程,构建集中连片试点样板,形成可推广可复制模式,引导未来其他村落实施。开展村落建筑保护修缮;村落建筑风貌整治(建筑材质、色彩、建筑细部等);建筑外部环境整治提升、景观修复。

2)村落文化旅游示范。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际需求及村民发展诉求,结合村庄独特资源与文化内涵,制定村落“文化旅游”目标定位与实施路径,谋划文旅策划“帮扶工程”和乡村振兴具体指标,研究适应性的“共同缔造”模式,协助村集体共同开展文化旅游产业策划与发展建设工作。

3)集中连片区示范。选取村落集中连片区进行整体实施示范,加强各个村落之间各项联络,包括交通、文化旅游、文化线路等方面的串联,对村落外围生态环境、农田等区域进行修复设计,加强整体连片景观风貌,构建集中连片区相互协同发展策略与相关设施建设,加强互补协调,整体保护开发,强化整体示范效益。

工作计划:20213月底提交相关成果;202210月份前建设完成。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 同仁市传统村落博物馆建设工程

工作范围:黄南州同仁市。

工作内容:在同仁市建设州级传统村落博物馆,大力推进区域传统村落价值特色与文化宣传展示,形成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适应性的特色博物馆建筑。

工作计划:20213月底提交相关成果;202210月份前建设完成。

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 民主上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工作范围:民主上街(隆务寺广场至陵园路段)及沿街建筑,总长度约500米。

工作内容:以传统工艺和高标准对沿街建筑进行整治改造,提升整体空间品质。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护建筑原真性,突出展示“五教一街”的民族融合文化特色和建筑历史风貌特色,并选取沿街若干院落进行整治修缮作为示范院落。同时,丰富宗教文化及传统文化展示形式,适当引入服务于本地居民及游客的商业业态,如民宿、餐饮、手工作坊等,保留街道记忆,提升街道活力。

工作计划:2020年确定项目思路;2021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财政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 古城巷景观与公共空间塑造工程

工作范围:古城巷(德合隆南路一民主上街段)总长度约780米。

工作内容:古城巷实施工程以改善街巷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和加强文化展示为主。向西增加若干人行踏步连接德合隆南路及隆务大寺广场,同时利用古城巷城墙遗址及地形高差的陡坡,通过壁画、浮雕或其他手法,营造多层次的景观空间,展示隆务古城的传统文化及历史信息,打造成一条服务于周边居民的集步行、休闲、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人文特色浓郁的慢行空间廊道,打造同仁市的新文化体验空间,提升古城人气。

工作计划:2020年确定项目思路;2021年争取项目开工。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农牧和科技局、市财政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 古城核心区步行道整治提升及连通工程

工作范围:以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隆务北街为核心,重点打通古城巷与滨河景观带之间的步行环线通道。

工作内容:通过建筑整治、街道景观、公共空间改造等方式,使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慢行系统更加优化,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形成环形景观慢行系统,进一步提升名城形象。

工作计划:2020年确定项目思路;2021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财政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隆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工作范围:隆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占地面积14.77公顷。

工作内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法定规划,是隆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实施的法定规划依据,指导街区下一步保护整治、建筑修缮和利用传承等实施工作。

规划核心内容包括:街区历史沿革、历史文化价值及特色分析、现状评估及问题分析、确定保护原则及保护内容、划定保护范围并提出保护管理要求、制定保护措施、提出建筑分类保护整治要求、提出延续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非遗的要求及措施、提出改善人居环境、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求、街区业态准入管控引导、街区展示利用策略、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近期行动建议等。

工作计划:2020年确定项目思路;2021年展开前期调查;2022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农牧和科技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 德合隆南路综合整治提升

德合隆南路是同仁市历史最悠久的主干道,也是同仁市现今商业最繁华的道路之一。沿街有隆务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但是目前存在沿街立面风貌较为杂乱,业态较为低端,公共空间低质,缺乏文化彰显等问题。项目建议对从热贡敬老院至麦秀路路段从建筑、风貌、景观、交通、业态、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提升。

工作计划:2020年完成前期;2021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4. 北城门节点综合整治提升

北城门节点位于隆务历史文化街区北部,现状风貌较好,但街道空间破旧,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质量较差。建议对该节点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改善景观环境,修复建筑院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再造社区活力,使该片区成为古城北部的重要景观展示节点。

工作计划:2021年完成前期;2022年完成项目。

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新农村服务建设中心、市农牧和科技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

(二)建设文旅融合城市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市文旅融合发展还存在文旅融合观念差异较大、体制机制不顺、融合程度不高、融合创新不强、政策保障滞后等问题。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和“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途径,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增长点;积极推进资源、平台、工程、项目、活动等融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该清理的清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扩大的扩大,确保其发挥最佳效益。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文旅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推进文旅融合,须完善中心城区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对新建设的城北新区、高铁站、燃气引进提出专业意见,完善同仁市基础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三)建设交通便捷城市

同仁是州府所在地和青甘川交通要塞,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其对外形象的“第一窗口”,同时又是黄南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城市交通对城市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方向等方面至关重要。伴随着西成铁路、张汶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释放同仁市的发展潜力,城市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特别是作为联通青甘川的最便捷通道要塞,如何将同仁市更好的融入兰西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提高同仁市的战略定位,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协作,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建设绿色美丽城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着力构建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积极探索培育集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的绿色长廊,进一步加快市国土绿化步伐,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升造林绿化水平。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为先导工程,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全面开创全民参与的 “绿色+”时代。全面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举措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制度清单,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领导小组,对督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责任追究核查,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的绿色同仁美好家园。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五)建设城市管理智能化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智慧更美好。以满足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立足民生服务,全力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和应用,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在智能城市体系中,首先城市管理智能化,由智能城市管理系统辅助管理城市,其次是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建筑、智能安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也包括智能医疗、智能家庭、智能教育等社会智能化和智能企业、智能银行、智能商店的生产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智能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依托政策、技术的全面升级与完善,同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打造智能城市的核心基础。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单位: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村镇建设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保障措施

(一)资金筹措方式。项目前期费用按照省部共建相关文件执行,项目费用通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多方筹措解决。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内部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完善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资金筹措、推进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要结合实际,根据本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抓紧制定工作推进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做到目标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调度。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工作的督导、调度,建立工作情况报送制度,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督促指导各部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各部门要建立完善工作联络员制度,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及时上报相关工作进展,确保高原美丽城镇示范市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要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相关部门推进落实工作的督导检查。

(四)及时总结成效。及时总结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成功经验,加强对高原美丽城镇示范市建设工作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参与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牵头单位要建立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信息发布机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发布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进展情况,广泛宣传工作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切实提高该项工作的影响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