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同政办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2015年07月03日
 
同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黄南卷)同仁县编纂工作方案》的通知

同政办〔201520

 

关于批转《<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同仁县编纂工作方案》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制定的《<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同仁县编纂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524


       《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

同仁县编纂工作方案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编纂工作是结合中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项重大行动,对于全面了解青藏高原生态现状,宣传重要生态地位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全县可持续发展可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此次编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自然区域和山脉、水系为主线,以藏族传统山水文化、思想理念来阐释神山、圣水文化内涵,目的是抢救藏族山水文化,给世人传播藏族保护环境的山水文化和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研究,旨在服务中央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保护的战略决策,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

  (二)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研究,是根据党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繁荣和保护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要求,把藏族的山水特色文化抢救、保护和整理出来。

  (三)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研究,从社会人文角度进一步探讨各民族对高原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对高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观念,为落实科学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研究,与推动同仁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战略和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总体目标相辅相成,汲取藏族山水文化中对保护生态有益的文化内涵,对全县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研究,对进一步保护全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完善和充实县情文化内涵方面有特殊意义。

  二、重点内容和主要特色

   ()重点内容

  l、境内主要山脉、支脉、河流的自然概述;

  2、收集各神(圣)山、神(圣)水(湖)的文化概述和传说、赞词和口头说唱资料。

  (二)主要特色

  1以夏琼山、阿米德合隆为主,各支脉为补充;

  2、以黄河以南及其一级支流隆务河、大南曼河为主,其他流域为补充。

三、内容大纲

   第一章 地区神山、圣湖概况

   (一)自然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

  1、自然地理实体包括山脉、山峰、谷底、河滩、温泉、河流等;

2、名胜古迹包括重要圣地、著名修行处及历史文化遗址等。

(二)本地区神山体系

  1、主要山系文化及其支系的形成;

  2、有关圣地记录;

  3、民间对神山的祭祀活动与内容;

4、圣(神)山传说与赞词的文字记录与整理。

第二章 本地“地方神”谱系(“念神”、“赞神”、“鲁”的口述历史)

1、地方神的谱系;

  2、民间祭祀活动;

3、相关传说的文字记录与整理。

第三章 本地区民间习俗、禁忌与环境关系

1、民间对生态保护与“放生”习俗;

  2、民间对生灵的保护;

  3、民间对动物的保护;

  4、民间对植物的保护;

  5、民间对矿产资源的保护;

  6、民间对泉水的保护;

  7、寺庙、道场等宗教场所与环境保护;

  8、民间主要禁忌与环境保护。

  第四章 本地区神山圣湖文献与口述记录

  1、苯教文献对本地山神的阐释;

  2、佛教文献对本地山神的阐释;

  3、民间故事对本地山神的阐释;

  4、民间故事对本地圣湖的阐释;

  5、高僧大德对本地山水的论述;

  6、相关藏文文献目录;

  7、相关文献摘要;

  8、本地相关民间口述资料整理。

  四、经费保障

  根据编纂工作实际,全县共有39乡,72个村(牧)民委员会,土地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信息采集成本为82. 3(含: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人员酬劳、信息采集工具<照相机、录音笔、扫描仪、纸张、文具、印墨等>),编纂费用20万元,由县级财政承担。

  五、工作阶段安排

  (一)第一阶段:成立机构,收集资料(20151)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拟定编纂具体实施方案。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小组成员根据编纂《方案》要求,对一线编写人员进行培训,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山水词条的收选工作,同时确定收录的山水名称和数量。在收集资料时,根据拟定的《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内容与框架具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以反映历史文化为重点,详尽了解本地区山系文化、水系文化基本情况,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与整理工作。

  2、认真做好对本地区“地方神”谱系的调研工作,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与整理工作。

  3、深入挖掘本地区山水文化中蕴含的民间习俗与禁忌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

4、重点做好热贡艺术文化文献辑录搜集整理工作。

  (二)第二阶段:编写初稿(20152-5)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小组开展初稿编纂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部门和单位的人员进行专业条目的初编工作,完成初稿的编纂工作。

  (三)第三阶段:总体汇编、研究讨论(20156-8)根据编纂进展情况,编纂委员会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初稿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按照相关要求由课题领导小组成员组织讨论统稿,总体汇编。

   (四)第四阶段:审改补充(20159-10)编纂委员会集中研究和解决编纂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提高编纂水平,完成专业学术方面的统改工作,进一步审改补正。

  (五)第五阶段:上报审定(201511)送审稿报送编纂委员会领导和有关部门,并邀请相关专家,召开审定会议,进行更高层面审定,提出修改意见。

附件:黄南州《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

   同仁课题编纂领导小组

   

附件

 

黄南州《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同仁课题编纂领导小组

 

为确保《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编纂工作的顺利实施,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黄南卷)同仁课题编纂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长:罗富 贵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华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县政府副县长

 员:完德多杰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完玛多杰 县教育科技局局长

     华 泽 先 县民政局局长

     娘毛才让 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

     索南达杰 县旅游局局长

     李加东智 双朋西乡党委书记

何 创 业 黄乃亥乡党委书记

马 祥 成 隆务镇人民政府镇长

     官 却 加 保安镇人民政府镇长

     彭 元 宁 多哇镇人民政府镇长

     卡 本 加 年都乎乡人民政府乡长

才让东智 曲库乎乡人民政府乡长

完玛才让 兰采乡人民政府乡长

才让东智 扎毛乡人民政府乡长

吉 先 加 瓜什则乡人民政府乡长

聂智才让 加吾乡人民政府乡长

夏 吾 加 牙浪乡人民政府乡长

     吉 先 加 县政府办公室干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完德多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