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做好2015年全州民生十件实事工作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2015年,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州政府坚持从州情实际出发研究确定了民生十项实事,并在州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向全州人民进行了承诺。为保证我县贯彻落实,现将抓好民生十项实事落实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及分
(一)扩大城乡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继续公开招考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大草原公益性管护员选聘力度,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不低于87%,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转移劳动力2.5万人次。(县人社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农牧局、各乡(镇)政府,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促进居民增收。实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和优化工资结构政策,推进县以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规范完善乡镇工作补贴。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政策补贴、产业增收、劳务输出等途径,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县人社局、县农牧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三)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被征地农牧民、宗教教职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20项基本民生补助标准。(县人社局、县民宗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四)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农牧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扩大重度残疾人保障范围,农村重度残疾人月均生活补助标准提高50元。(县民政局、县残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五)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继续新建一批保障性住房,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后续管理,进一步提高入住率,年内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六)提升办学水平。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300元、特殊教育津贴比例提高至30%。全面实施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工程,彻底消除D级危房。(县教育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七)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水利投入,切实解决农牧民及寺院饮水安全问题。实施43项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42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9亿元。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村、社区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县水利局、县发改委、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供电公司、各乡(镇)政府)
(八)强化科技惠民。新建农牧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50个,力争科技服务网点达到100个,实现县乡二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全覆盖。(县科技局、县农牧局、各乡(镇)政府)
(九)有效稳控物价。全面落实物价调控措施,加强生产、
储备、流通三项建设,做好主要商品的储备调运工作,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总体稳定。(县发改委、县商委、县农牧局、各乡(镇)政府)
(十)优化人居环境。实施保安、泽曲两个高原“美丽城镇”和24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全州所有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环保和林业局、各乡(镇)政府)
二、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民生十项实事落实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尽快研究制定本乡(镇)、本部门的详细工作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指标,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措施要求,并于6月20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报县政府办公室。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要坚持定期通报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每月底将十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报告报送县政府办公室。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牵头单位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不定期对民生工程十项实事实施情况开展督导检查,随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民生工程项目实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确保民生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及时跟踪报道十项实事落实进展,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支持民生、服务民生的良好氛围,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生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金方位推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201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