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
《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5日呵呵呵呵
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奖励政策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青政办〔2021〕123号)、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黄财农〔2024〕190号)和《黄南州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农牧〔2024〕48号)要求,全面落实我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推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草原牧区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市草原总面积47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51.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4.7%。经过前两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全市实施区域植物种类、优良牧草所占比例及牧草高度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天然草场退(沙)化状况逐渐向好的趋势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质量明显改善,对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重要意义
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统筹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实现农牧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赢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和可食牧草稳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社会和谐稳定,质量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原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提高,草原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同时,将进一步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绿色有机生态输出地先行区建设和州委、州政府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建设总体思路,以推动同仁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县建设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全面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和监测监管机制,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改善,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遵循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内在规律,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完善后续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将全市各乡镇划定的禁牧区、草畜平衡区进行补助奖励并采取动态管理,持续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生活,推动草牧业生产提质增效。
——政策稳定、明确范围。保持政策目标、实施范围、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四稳定”,将所有已承包的草原,群众有意愿而未承包的草原,完善承包后纳入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范围内。不得将已征占用草原纳入补奖政策范围,并及时将销户草原承包到户、联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
——权责清晰、分级落实。坚持草原补奖政策资金、目标、任务、责任到部门、乡镇、村,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目标,分解任务指标,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任务落实到位。
——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在保证增加草畜平衡面积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合理测算并制定禁牧补助标准,确保农牧民享受补奖政策收益不降低。
——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业绩与补奖资金发放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评指标,逐级开展绩效考评,用好绩效奖励资金,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根据《黄南州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农牧〔2024〕48号)目标任务,同仁市2024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总面积451.7万亩(其中:禁牧奖励补助面积103.92万亩、草畜平衡奖励补助面积347.78万亩)。
2.通过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落实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草原利用率稳产提质。持续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推动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畜牧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生态转变、生产发展、生活提高“三生”共赢,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3.针对同仁市年都乎乡6个行政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草场界限不明等原因,未纳入第一轮、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际,决定暂缓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年都乎乡农牧户不纳入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范围内。
四、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全市11个乡镇66个行政村,11369人。
(二)实施对象:依法取得草原承包使用证,从事农牧业生产并履行草原保护义务的农牧户。
(三)实施时间:2024年
(四)资金来源:根据《关于下达2024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黄财农〔2024〕190号)文件和同仁市《关于下达2024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同财农〔2024〕19号)文件内容,下达我市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共计2567.2953万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1697.8453万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869.45万元。
(五)发放程序:由个人申报→各行政村(村委会)审核→以户为单位编制花名册据实统计→村级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级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农牧和科技部门汇总→市农牧和科技部门会同财政、林草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以“一卡通”形式直接发放到户。
(六)类型划分:同仁市2024年享受草原补奖政策草原面积为451.7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03.92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47.78万亩),资金按草原承包面积发放,主要用于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补助。
1.草原禁牧:按照草原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以省上核定的103.92万亩为基数,对全市第一轮、第二轮已划定的禁牧区面积实行动态管理。对牧区生态环境恶劣,退化、沙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水源涵养区的草原继续实行禁牧封育。对集中连片分布的严重退化草原,采取以村或合作社为单元,以夏秋草原为重点,实施集中连片禁牧;对“镶嵌”分布、不适宜集中禁牧的退化草原,按照自然分布,采取以合作社或牧户(联户)为单元,实施“插花式”禁牧。
2.草畜平衡:2024年全市草畜平衡面积为347.78万亩,各乡镇要通过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扩大饲草料种植规模,促进天然草原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型;农区和农牧交错地带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促进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建立草原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严格将草畜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五、资金测算
2024年我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达资金2567.2953万元,年都乎乡20.1166万亩草场和农牧户不纳入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范围,应发未发资金50.2915万元,经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将结余资金上缴国库并统一用于饲草业发展和扶持村集体产业。
1.禁牧补助:2024年下达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2567.2953万元。其中:禁牧补助面积103.92万亩,每亩补助标准16.338元,补助资金共计1697.8453万元。
2.草畜平衡补助:草畜平衡补助面积为347.78万亩,每亩补助标准2.5元,奖励资金共计869.45万元。
六、实施进度
2024年7月5日前,完成市级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及备案工作,并建立配套政策、目标责任制管理机制。同时,根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青海省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青农牧〔2024〕138号)要求,2024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分两批发放,第一批资金按年度草原补奖资金的70%通过社保卡“一卡通”形式先行发放,剩余30%的绩效资金待绩效考核工作完成后按考核结果发放。
2024年8月10日前,完成补奖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及审核。
2024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禁牧、草畜平衡任务落实及完善相关资料、工作总结上报等工作。
2024年8月—12月,完成补奖工作州级考核和省级考核。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领导小组,充实工作力量,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强化部署,提高政策实施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本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发放工作,加强信息和工作动态报送,确保下情上知,信息畅通,形成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党政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部门责·任。在政策落实中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指标,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全力做好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草原补奖资金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保障奖补政策工作经费,并根据农牧和科技部门提供的实施方案和享受政策农牧户花名册,以社保卡“一卡通”形式发放到户,同时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在政策落实当中,因领取人不提供银行卡、身份信息错误等造成的年度结余资金,将统筹用于草牧业发展。
农牧部门:负责做好草原补奖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和管理,严把各乡镇上报数据审核关,对享受政策的农牧户进行登记造册并录入补奖系统;组织开展政策制定、宣传培训、信息录入、管理及资金发放的绩效考核,并会同市财政、林草部门编制实施方案,推动补奖政策落实落地落细。
发改部门:负责争取中央及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转型升级。
公安部门:负责农牧区户籍、人口登记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自然资源和林草部门:负责依据草原承包、经营承包、草原流转合同等,做好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完善草原承包工作,制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并进行定位上图,落实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草原管护网络,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充分利用遥感手段,建立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动态监测机制,每年进行监测并发布监测结果;组织开展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负责草原生态恢复的绩效考核;严格执行《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等规定,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本辖区内征占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做好受委托审核行政许可工作,强化源头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查处强行占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乱占等违法行为;因建设征收、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落实用地补偿和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并将征占用草原权属、面积、类型、草原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经营权者等基础信息反馈至农牧和科技部门,以便及时扣除和变更草原补奖政策补助面积等相关信息。
金融部门:负责审核“一卡通”账户信息,如有非“一卡通”账户账号和身份号码重复等情况时,暂停发放并及时反馈至农牧和科技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补助奖励农牧民登记造册工作,将草原禁牧区域的草畜平衡区域落实到具体地块,落实每户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以及发放补助奖励数额;精确、如实提供农牧户花名册及“一卡通”账号,严格审核补助对象、补助范围,严禁公职人员享受补奖资金,严禁农牧户重复享受补奖资金;收集整理纸质资料,花名册一式三份(附电子版),由村委会、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与村级和乡(镇)两级公示影像资料一并上报至市农牧和科技部门。
(三)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自查监督检查机制,紧紧围绕草原政策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将督查纳入常态化工作,采取定期检查、适时抽查和跟踪检查的方式,深入乡镇开展巡查督查,指导督促乡镇工作落实。市政府将定期组织财政、农牧、林草、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各项草原管理制度、落实措施、基础信息、目标资料、资金兑现程序及金额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草地征占用申报、审批及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市、乡(镇)、村通过设立标识牌,发布公示公告等方式,将补奖政策内容、目标责任及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严禁国家公职人员非法享受草原补奖资金,对部门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不力、公职人员享受补奖政策等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按情节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建立年终考核机制,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年度考核指标。
(四)加大宣传培训。各乡镇要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培训和宣传解释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册、组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准确解读草原补奖政策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政策的红线和底线,提高农牧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加大市、乡(镇)、村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懂政策、熟业务的工作队伍,确保奖补政策精准落实,实现草原生态和民生双赢。同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建立信息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严格按照省、州规定的时间期限将草原补奖落实情况逐级上报至相关部门。
(五)推动生产转型。围绕“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的目标,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对涉农涉牧、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的统筹,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持续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衔接。加大饲草基地、生态畜棚畜圈、饲草料贮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高效养殖技术,促进草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统一。对有条件进行饲草种植的牧区要扩大饲草种植规模,通过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减少天然草原放牧牲畜数量,促进天然草原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
附件:1.同仁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面积一览表
2.同仁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分配汇总表
3.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4.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附件1
同仁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面积一览表
|
乡镇
|
全市总面积(亩)
|
禁牧面积(亩)
|
草畜平衡补助(亩)
|
隆务镇
|
140693.76
|
39111.92
|
101581.84
|
保安镇
|
440231.02
|
0
|
440231.02
|
多哇镇
|
1333296.3
|
300000
|
1033296.3
|
曲库乎乡
|
302332.97
|
32926
|
269406.97
|
加吾乡
|
202879.75
|
36547
|
166332.75
|
瓜什则乡
|
577058.95
|
157462.17
|
419596.78
|
兰采乡
|
562771.27
|
326560.11
|
236211.16
|
扎毛乡
|
299407.03
|
0
|
299407.03
|
黄乃亥乡
|
111094
|
0
|
111094
|
双朋西乡
|
346068.95
|
146592.8
|
199476.15
|
年都乎乡
|
201166
|
0
|
201166
|
合计
|
4517000
|
1039200
|
3477800
|
附件2
同仁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分配汇总表
|
序号
|
乡镇
|
补助奖励政策
|
第一批资金发放70%(元)
|
第二批绩效资金发放30%(元)
|
资金合计
|
可利用草原面积(亩)
|
禁牧补助( 16.339元/亩)
|
草畜平衡奖励 (2.5元/亩)
|
禁牧面积
|
标准 (元/亩)
|
资金(元)
|
草畜平衡面积
|
标准(元/亩)
|
资金(元)
|
1
|
隆务镇
|
140693.76
|
39111.92
|
16.338
|
639010.95
|
101581.84
|
2.5
|
253955
|
625076.17
|
267889.79
|
892965.96
|
2
|
保安镇
|
440231.02
|
0
|
16.338
|
0
|
440231.02
|
2.5
|
1100578
|
770404.60
|
330173.40
|
1100578
|
3
|
多哇镇
|
1333296.3
|
300000
|
16.338
|
4901400
|
1033296.3
|
2.5
|
2583241
|
5239248.70
|
2245392.30
|
7484641
|
4
|
曲库乎乡
|
302332.97
|
32926
|
16.338
|
537944.99
|
269406.97
|
2.5
|
673518
|
848024.09
|
363438.90
|
1211462.99
|
5
|
加吾乡
|
202879.75
|
36547
|
16.338
|
597104.89
|
166332.75
|
2.5
|
415832
|
709055.82
|
303881.07
|
1012936.89
|
6
|
瓜什则乡
|
577058.95
|
157462.17
|
16.338
|
2572616.93
|
419596.78
|
2.5
|
1048992
|
2535126.25
|
1086482.68
|
3621608.93
|
7
|
兰采乡
|
562771.27
|
326560.11
|
16.338
|
5335339.08
|
236211.16
|
2.5
|
590528
|
4148106.96
|
1777760.1
|
5925867.06
|
8
|
扎毛乡
|
299407.03
|
0
|
16.338
|
0
|
299407.03
|
2.5
|
748518
|
523962.60
|
224555.40
|
748518
|
9
|
黄乃亥乡
|
111094
|
0
|
16.338
|
0
|
111094
|
2.5
|
277735
|
194414.50
|
83320.50
|
277735
|
10
|
双朋西乡
|
346068.95
|
146592.8
|
16.338
|
2395033.17
|
199476.15
|
2.5
|
498691
|
2025606.92
|
868117.25
|
2893724.17
|
11
|
年都乎乡
|
201166
|
0
|
0
|
0
|
201166
|
2.5
|
502915
|
352040.50
|
150874.50
|
202915
|
12
|
合计
|
4517000
|
1039200
|
16.338
|
16978449.6
|
3477800
|
2.5
|
8694503
|
17971067.10
|
7701885.90
|
25672953
|
附件3
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政策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提高政策实施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全力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工作顺利推进,现将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如下:
组 长:赵 建 国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才让东智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卡 本 加 市农牧和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成 员:秦 丽 华 市财政局局长
史 智 华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夏 吾 加 市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局长、三江源自然保护地同仁市管理局局长
马 青 隆务镇人民政府镇长
当增仁青 保安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 顺 多哇镇人民政府镇长
旦 巴 杰 年都乎乡人民政府乡长
加华多杰 曲库乎乡人民政府乡长
多 杰 措 黄乃亥乡人民政府乡长
闹日本加 扎毛乡人民政府乡长
卡 本 加 双朋西乡人民政府乡长
魏 瑜 婧 加吾乡人民政府乡长
卡本才让 兰采乡人民政府乡长
先巴旦增 瓜什则乡人民政府乡乡长
南拉才让 市公安局副局长
辛 霞 市农牧和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魏 向 成 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牧和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卡本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辛霞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同仁市202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具体工作。
附件4
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转移支付名称
|
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省级财政部门
|
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
|
专项
使用期
|
2024年
|
省级主管部门
|
省农业农村厅
|
实施
单位
|
同仁市农牧业综合
服务中心
|
市(州)级
财政部门
|
黄南州财政局
|
市(州)级主管部门
|
黄南州农牧局
|
县(区、市)级
财政部门
|
同仁市财政局
|
县(区、市)级
|
同仁市农牧和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
|
资金情况(万元)
|
年度金额
|
2567.2953
|
其中:中央补助
|
2567.2953
|
省级补助
|
0
|
地方补助
|
0
|
年度
目标
|
全市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草场上实施,实施总面积为451.7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03.92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47.78万亩,全年补助奖励资金2567.2953万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1697.8453万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869.45万元。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禁牧面积103.92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47.78万亩)
|
1
|
质量指标
|
通过补奖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草畜平衡发展步伐,使草原生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
≥85%
|
时效指标
|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2024年10月底完成
|
社会
效益
指标
|
补奖政策为探索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了条件,补奖区内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效缓解了保护草原生态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及时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和认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牧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
明显提高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农牧户满意度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