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最新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全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州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第23次电视电话会议和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第14次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进口冷链食品加工销售渠道输入传播,有效降低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

自天气转冷后,全国多地频繁检测出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进口冷链食品成为当前各地重点防控对象。新冠肺炎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长,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可能成为新冠肺炎病毒跨境传播的载体。目前,全市共有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户30家,涉及各类餐饮经营单位15家,主要来源国为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10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疫情防控形势堪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隐患重重。随着春节、全省“两会”邻近,全市人流量加大、群众聚集增多,市场更加活跃,食品消费量大,防控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多,风险、变数和工作量会更大。各乡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省州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快推动冷链食品追溯平台“青冷链”全覆盖,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及时录入数据信息,层层赋码,坚持“人物同防”,查缺补漏,做到产品信息和追溯码与货同行,实现冷链食品安全信息全链条追溯,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二、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持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核酸检测、索证索票、追溯管理、人员管理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一)严格规范进货渠道。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凡未取得“西宁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出库证明”和“三证一码”(即: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和该批次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下架查封。特别是对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未产生和加贴追溯码、没有病毒全消杀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

(二)严格管理经营主体。对销售、存储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主体一律进行重新登记审核,凡不符合疫情防控相关标准和从业要求的,一律取消销售、存储进口冷链食品的资格。

(三)严格实行专柜经营。经审核合格、批准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户,要设专柜进行销售,不得与其他商品混合销售,并要注明食品来源产地国、“西宁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出库证明”和“三证一码”。严禁流动商贩销售进口冷链食品。

(四)严格实行采购报备。各类经营主体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必须第一时间将其种类、数量等确切消息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备,并对每个批次采购的进口冷链食品主动开展核酸检测。未按要求报备的,一律不得自行储存、生产加工、销售。

(五)落实预防消毒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指导生产经营主体严格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贮存场所、生产加工设备的清洁消毒,防治发生二次污染。同时,要督导各类经营场所要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健康上岗、健康异常报告等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和手套、规范穿着工作服、做好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并要求相关工作和从业人员定期做核酸检测。

(六)严格监管人员防护。要加强一线人员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和设施设备,每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重点指导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等感染风险高的群体做好个人防护,并优先接种疫苗。同时,工信、卫健等部门要做好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常备物资的储备,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七)严格执法检查力度。成立由工信、卫健、市场监管、公安、应急、农牧和科技、交通等部门组成的进口冷链食品联合监管队伍,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从严处理。各乡镇在接到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信息通报后,应当严格按照食品核酸检测阳性的应急处置相关规定,第一时间组织对同批次产品开展排查,落户好货物追溯、核酸检测、场所消毒、人员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并确定每2名干部包干至2至4户经营主体,督促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追溯平台信息录入和规范经营工作。

三、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全过程监管要求

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做到源头严防、过程监管、风险严控,努力让人民群众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放心。

(一)对进口冷链食品做到“应检必检”。要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措施,全面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评估,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存储、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全过程监管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实施核酸抽检全检测、冷冻外包装全消杀、进口冻品全追溯的“全封闭”管理,确保所有进入市内的进口冷链食品“应检必检”。

(二)加强网络食品销售监管。要针对春节期间食品消费风险特点,以及疫情推动网络订餐量大幅增长的实际,加强网络食品经营行为监管,落实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做好应急处置、流调追溯、核酸检测、风险隐患排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加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要加大对各类餐馆酒店、农家乐、牧家乐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监督经营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要切实强化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在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严禁采购信息来源不明的食品,严把“进口关”,强化过程监管。

 

 

 

 

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