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以换届为契机 找准乡镇领导班子结构硬、功能强的“最优解”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0日 消息来源:微信订阅号:今日同仁

年初伊始,同仁市对标中央、省、州关于换届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盯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搭配和整体功能提升,高起点部署、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截止6月19日,圆满完成全市11个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3名,实现乡镇领导班子学历专业、经历能力与岗位需求高度融合,为全市“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实摸底调研,明确靶向目标一是强化分析研判,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市委精心部署开展科级领导班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成立4个摸底调研组,围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整体结构、优化方向、进退留转”等内容,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及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掌握班子成员思想动态、工作实绩和履职能力。同时,挖掘掌握了一批优秀干部纳入换届人选“储备库”。二是树牢选任标准,选人用人更加精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坚定、责任担当、群众公认、工作实绩和重视基层导向。结合换届考察,成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4个换届考察组通过谈心谈话、民主推荐等方式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结合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确定结构功能优化方向,并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政治表现及党风廉政情况征求意见表,家庭成员情况表进行“全覆盖”式备案,有效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现象发生。三是突出依事择人,优化升级班子功能。统筹调配干部资源,注重年龄、经历、专长、性格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做到优势互补、气质相容。通过此次换届,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5.7岁,较上届下降了2.4岁,配备妇女干部31名,占27.4%,较上届增加11.5%;大学及以上学历95名,占84%,较上届增加6.33%。

聚焦事业所需,坚持优中选优一是选优党政正职。通过组织全面考察,多方听取意见,反复酝酿甄别等方式,做到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让有为者有位。换届调整的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8.3岁;配备35岁及以下党政正职4名,占18.2%;党政正职中妇女干部3名,占13.6%。二是选好骨干力量。对标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新形势新要求,破除身份壁垒,选拔11名政治素质高、勤政律己严、工作业绩实的事业单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拓宽事业单位干部晋升空间,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干部投身全市改革稳定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选准年轻干部。将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畅通优秀年轻干部上升通道,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要求,提拔任用30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14名,占提任干部总数的41.2%。有效激发年轻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的“活力因子”。

注重人岗相适,合理优化结构一是优化年龄结构。着眼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将34名政治素质过硬、善作群众工作、基层历练扎实的“老”干部保留下来,保证班子中既有年富力强、堪当重任、敢于攻坚的年轻干部,也有经验丰富、政治坚定、善于驾驭工作局面的“老”干部,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次结构,有效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二是充实专业结构。加大干部跨部门、跨乡镇交流力度,将8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工作业绩实的市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将11名在基层表现突出、成熟稳重、专业性强的乡镇干部交流至市直部门中,促进实现事业所需和干部成长高度融合。三是调整经历结构。注重领导干部的经历搭配,此次换届,乡镇领导班子中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共87人,占76.9%。同时,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分别配备熟悉招商引资、基层党建、生态畜牧、产业发展等知识的专业复合性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充分把握不同能力特点和不同气质类型的搭配,做到班子成员知识互补、能力互补、经验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