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来源:微信订阅号:今日同仁    时间:2021年09月12日    
    9月10日,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旦增深入扎毛乡、曲库乎乡、加吾乡、瓜什则乡、双朋西乡、保安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他强调,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进一步理清思路、统筹力量、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真正在衔接上下功夫、在融合上求突破、在补齐上下力气、在美丽上做文章,高标准、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图片

    旦增一行每到一处,就产业发展、项目谋划、资金使用和生态保护、秋季造林、水源地保护等问题与随行乡镇部门干部算细账、解难题,详细了解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和工作举措。他指出,乡村振兴事关农村未来发展、人民群众福祉,同仁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市,要以更加集中的力量、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旦增强调,对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州委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化力量组织,细化具体要求,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有机结合推进。一是掌握好规定政策。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深入学习生态环保、自然资源、文化旅游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积极培育新乡村发展思维模式,注重强化产业谋划力、发展力、辐射力和带动性,做到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原原本本把各项政策落实好。二是谋划好发展产业。立足同仁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结合实际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特色作物种植业、乡村旅游服务业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黑青稞、牦牛酸奶、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一批“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项目推进,高质量、高水准、高效益做好项目设计,全面落实项目地块,选择群众受益、投入见效的最优经营模式,补牢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壮大市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三是保护好传统风貌。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并重原则,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统筹传统村落保护、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高原美丽乡村等工程,加大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力度,加强和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真正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四是守护好生态环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处置、污水处理,持之以恒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做好河长制巡河护河常态化工作,持续加强水源地风险排查保护,认真筹备秋季造林工作,切实让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更加浓郁。五是凝聚好工作合力。坚持抓工作一盘棋、谋发展一股劲思想,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问题、推进政策全面落实,真正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共同推动同仁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上成为讲政治、抓落实的“排头兵”。
    调研期间,召集各有关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研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关事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才让东智和市乡村振兴局、自然资源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和科技局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