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同仁县抢抓“会战黄金季”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

——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00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462.07万元,同比增长10%;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40185万元,同比增长70%;完成工业增加值7590万元,同比增长56.8%。截止5月底,全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7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38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4.17%,较上年同期下降22.79%。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全县在建项目127项,总投资57.6亿元, 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21.8亿元,预计6月底累计开工79项。完成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全面启动了同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同仁县唐卡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同仁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同仁县老城区风貌改造规划、同仁县海绵城市规划和同仁县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以撤县设市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的整体发展思路隆务河水生态治理及景观工程、扎毛水库灌渠、张汶高速西卜沙段、老城区风貌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西成铁路同仁段、同仁通用机场前期有序推进,同仁县旅游基础设施、全民健身中心、隆务河西路、郭麻日西路、北城区综合管廊、隆务老街街道整治、扎毛水库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已完成可研审查,同仁县非贫困村村集体产业项目前期选址、方案编制等基本完成。完成招商引资内外到位资金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7.5亿元的11%,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1个,纳入项目37个。

——农牧业结构调整提档升级。今年共储备阿勃、高原437及青油305、249等各类农作物种子20余万公斤,供应各类种子18.25万公斤,县供销联社供应化肥590吨。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0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4万亩,油料作物2.1万亩,其他作物2.9万亩确定了格拉滩、羊直沟、尕沙日、尕队、加毛、牙浪等地为黄果种植片区,现已种植3016亩,正在开展后续管护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摸底调查10300户,调查地块143105块,完成外业调查任务的100%;完成权属调查、家庭信息录入、内业矢量化56个村,完成任务的100%;完成56个村的第一轮公示10135户,完成任务的98.39%;第二轮公示10076户,完成任务97.82%。农户确认签字、签订合同9908户,合同签订率96.19%,现已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工作,正在进行省级核查验收工作。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等大检查活动和“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全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10个脱贫村基础设施、农牧民安全住房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为迎接国家易地搬迁项目稽查做好准备。此次检查共列出5个方面49项作风问题清单,共抽查34个村、288户,发现共性问题16个,个性问题24个,问题线索6条,对各乡镇存在的问题逐一反馈并限期整改。重点检查2017年度12个贫困村、1352户5774人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效,对发现的问题实行“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将所有问题消化在户、村,解决在乡镇。强力整改泽库县交叉巡察组反馈的突出问题。目前清单中的15项已完成整改,6项正在全力推进,拟于6月中旬整改完成,其余10项为政策理解不透彻、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共性问题,需要长期加强整改。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投资1417万元实施同仁县隆务寺保护修缮工程已开工建设;同仁县全民健身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保安古城旅游接待中心正在编制设计方案;双朋西电视转播台建设项目现己开工建设;编制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计方案,其中隆务寺大经堂、文殊殿、郭麻日寺小弥勒殿、活佛囊谦、一世夏日仓故居、圆通寺等一大批古寺得以修缮;积极利用现有的25家非遗传习所组织贫困户开展了23期培训,共计2000多人次,成立唐卡、堆绣等培训基地,培训热贡民间艺人8600余人次,组建乡镇艺术团体16个。截止5月份,我县文化产业收入29812万元,同比增长24.7%;旅游收入达52200万元,同比增长36%;旅游人数达95万人次,同比增长22.7%。预计6月底,县文化产业收入34558.87万元,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达65200万元,同比增长35.9%;旅游人数达117万人次,同比增长21%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加大环保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县污水处理厂、顺隆矿业、华帝矿业、集中供热(四期)国控企业每月两次以上监察制度,加大对砂石料厂、小水电等企业危险废物、医疗垃圾、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落实大气、水、土壤3个十条要求,保证各项污染指标达标排放;1-5月份我县隆务河域2个断面水质质量达到了国家要求Ⅱ级标准、城镇饮用水地水质质量达到了国家要求Ⅰ级标准,平均空气质量等级为Ⅱ级,全县各类环境质量均在国家标准之内。实现撤县设市固基保绿目标,我县自我加压,扩大国土绿化面积1.85万亩,总造林面积3.2万亩,截止目前,已栽植苗木3.08万亩,占国土绿化总任务的96.25%。积极开展“花海同仁·种花美化”专项行动,在全县重点公路沿线种植波斯菊、丁香、山杏、万寿菊等17类花卉及花乔灌木,共种花种树0.161万亩;在全县城区主要路段、新建公路、公共场所等地共种植国槐、北美海棠、云杉等灌木乔木6134株,种植丁香、金叶榆等灌木60亩,完成林业害生物防控面积7万亩。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制定印发了《同仁县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力推“控辍保学”清零。目前全县控辍保学学籍核查系统核查人数1130人,核减1102人,核减率为97.52%;学籍系统辍学生核查270人,核减266人,核减率为98.52%应劝返433名中,已劝返399名,劝返率为92.15%;4月份已完成11所中小学及教学点的撤并工作,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正按照省级督导组评估意见整改当中。投资3877万元实施瓜什则寄校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项目正在施工中;投资575万元实施了隆务镇向阳村幼儿园以及8所学前教育项目(教学及生活用房)正在审图阶段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今年上半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3359人、588639134人和2662,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完成78417人、30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61人(次),共收缴失业保险基金45.67万元。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唐卡、堆绣、民族歌舞、缝纫工、餐饮服务员、机动车驾驶员、手工艺品制作、中式烹调、建筑泥瓦工等技能培训31期,培训各类人数155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5人。今年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0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2人,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20人(次)。

——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梳理汇总各部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有效激发社会活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平台体系建设,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要求,全力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编码管理,已完成工作31.3%。进一步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已发放“二证合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630份,已完成“个转企”2户,发放涉及后置审批营业执照12张,承诺告知12户,承诺告知率100%。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工商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改革事项有序推进,并紧抓天津对口支援建的契机,参加在天津举办的黄南州特色产业项目推介会,有效提升合作交流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