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路 强措施 开创生态有机农牧业新篇章
——同仁县召开“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生态有机农牧业发展
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消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消息来源:
4月7日,州委副书记马明生主持召开同仁县“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生态有机农牧业发展座谈会,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杨志军,州委常委、县委书记蒋树成,州政府副州长关却加出席会议并提出落实意见和工作要求,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富贵就全县生态有机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州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座谈会主题做了交流发言。会议就深入学习贯彻省州县委全体会议精神,全力打造全省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州,推动同仁县“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生态有机农牧业发展,明确有关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议指出,县委县政府要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认清农牧业发展的短板差距,找准农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在全州带头走出一条以农促牧、以牧带农、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的新路子。一是“富沿河、带两山”。充分利用隆务河谷地区从事热贡文化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经济和市场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制定实实在在的优惠举措,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将地方农牧特色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在沿隆务河谷地区的保安镇、隆务镇、年都乎乡的部分村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区(示范区)和特色黄果种植,为当地文化旅游增添新的“亮点”。二是“强互补、重结合”。深化县情认识,科学划分农牧产业功能区,充分利用半农半牧区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农区畜牧业发展。发挥藏羊、牦牛、草场等资源优势,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建立犏牛、黄牛良种养殖繁育基地。浅脑山地区要以种植饲草、中藏药材、黑青稞、特色果蔬等种植业为主,形成与川水地区的舍饲养殖、温室大棚和海拔较高牧业乡有机生态畜牧业等互补联动发展机制。三是“注引导、夯基础”。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转变群众保守观念,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拉格日”模式,支持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形成为合作社发展铺路架桥的扶持政策导向。重点培育优势突出的地区和基础较好的合作经济组织,打造样板合作社,以点带面推动全域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四是“抓龙头、促联合”。规划建设好产业园区,引进一批精深加工、物流冷链等中小企业入园,用足用好扶贫产业资金贷款等优势政策。加大对企业、合作社等的扶持培育,探索形成特色农畜产品联产联销联盟,助力特色产业提高档次,形成规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物流网络,拓宽产品市场营销渠道。五是“育品牌、创特色”。抓好黄果、中藏药材、有机蔬菜、特色杂粮等有机绿色农作物种植,扶持整合黄果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开发研制新产品,提高黄果生产能力,增加附加值。严格落实“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可追溯体系建设,尽快注册一批生态有机农畜产品商标,全力打造响亮的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彻底改变散、多、零、乱的局面,实现黄果梨、牦牛乳制品、有机牛羊肉特色农作物等农畜产品市场扩大化。六是“抓统筹、重协调”。立足县情、着眼长远,科学处理好市场化条件下的政府补贴、有机品牌下的特色农业和牧业产品、适度规模与发展质量并重、生态保护与适度发展、种养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在实干中求变,在变化中完善,探索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