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5日 消息来源: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厕所革命”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关键一环,小小厕所,一头连接着民生,一头连接着社会文明。近年来,同仁市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载体,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生态改厕、长效运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助力乡村生态全面振兴。
抓部署,把好责任落实关。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同仁市农牧区卫生户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资金监督组和项目技术指导组,制订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发挥统筹协调职能,牵头推进农村户厕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人员技术指导、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做好户厕建设技术指导。同时,签订市乡村三级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户厕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绩效自我评价、质量监督、考核验收等工作标准,保障农牧区“厕所革命”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重管护,把好项目成效关。严格执行户厕建设流程标准、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农户厕所建设项目管理和维护。按技术规范狠抓项目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农村改厕目标。同时,加强农村改厕档案资料管理,对改造和新建的厕所全面建档造册,规范填写农村改厕统计表和户厕明细表,明确改厕户主、改厕时间、改厕类型、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和管护员等内容,并实行改厕农户统一编号,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目前,全市新(改)建农牧区卫生户厕6156座,普及率达75%以上。
强宣传,把好舆论引导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及省、州、市的决策部署。结合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活动,广泛宣传健康教育改厕惠民政策和文明如厕、厕所日常管护、卫生防疫知识等,帮助农牧民群众算好健康账,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尚。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广泛发动群众,引导农牧民主动改厕。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牧区“厕所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求创新,把好资源利用关。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厕所无害化改造新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努力争取实施粪污长效化管护项目,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方式,集中对粪污处理站收集的农村户厕粪污进行生物处理,衔接引进创新技术,探索多种形式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十四五”时期,建设运行覆盖全市农牧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确保农牧户厕所无害化处理,以粪污资源循环利用、就近消纳为基本思路,将农村庭院经济与农牧业绿色发展相结合,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