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加强同仁市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的卓越全科教师,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为加强我市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市持续加强城乡教师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以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培训工作,在原有的培训课程基础上增加对音乐、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任课教师及各级管理团队培训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全市优秀教师授予“同仁市骨干教师”称号截至目前,我市137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其中国培13人次省级培训34人次、网络培训29人次、州级培训61人次,培训学科内容涵盖幼儿园骨干园长及各级学校骨干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教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我市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及观摩交流,推进“情系远山”小学英语双师课堂全市语文教学工作研讨会,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人才,积极交流教学经验,提炼课程经典案例,全面提升全科教师教学水平。持续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打造一支教育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二定期组织进行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紧密相结合,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相结合,促进教师从经验性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推进教师思政能力建设。通过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打造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学和团队,提炼一批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方案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为提升全市各校(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我市实行多项表彰制度,进一步构建教师荣誉制度,树立一批扎根基层的优秀教师典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培训手段较单一,培训的方式方法不多。二是专业教师缺口较大。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乡镇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意识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培训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培训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国学和信息技术等专项培训。运用多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开展教师研讨培训、业务培训、跟岗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持续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培育特色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三是继续推动学校优化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校产,整合教师队伍,使其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