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着力推动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助力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8日 消息来源: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健康快速发展,同仁市严格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持续健全农村物流节点网络,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进一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重要支撑。

    一、农村寄递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节点网络不断健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网规模持续增长,公路通畅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市11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目标,72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较好支撑。物流节点网络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邮政快递网点为主、个体经营者为辅的物流节点。目前,全市共有乡镇邮政网点11处,覆盖率达100%,主流快递均能配送到乡镇。

    双向流通渠道逐步打通。农牧区物流网络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各类工业产品“下了乡”、特色农牧产品“进了城”,城乡流通渠道畅通,“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瓶颈制约问题逐步得到缓解。邮政农村通邮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各乡镇现已全部通邮,农村快递发展迅速,服务网络以乡镇及部分行政村为主,通过与邮政、农村电商物流企业等合作,市乡两级物流网络不断扩展,有效缓解快递物流末端配送瓶颈问题。截止目前,乡镇电商覆盖率达100%。

    站点服务水平日渐提升。引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个体经营者等加入农村物流行业,从业者总体向年轻化、专业化靠拢。在岗前培训和短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逐步提升农村物流从业者的服务管理水平,快件遗失、破损等情况逐渐减少。农牧区投递深度不断扩张,配送效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农牧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牧区物流网络辐射能力不强,物流服务主要集中在乡镇,自然村覆盖率稍显不足,离完全实现“最后一公里”存在一定距离,双向物流寄递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全市农牧区地域广泛,农村物流经营难度大、成本高、效益差、个体经营难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物流经营主体除邮政外均为零散个体经营者,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管理理念,经营行为不规范,运行效率较低。四是农村寄递业务未能与农村电商有效融合,本地特色农牧产品还未打开互联网大门,农村电商发展较为落后。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着力做好农村物流网络布局规划,加快村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多种物流运营组织模式,及时布局牧区物流网络,形成市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构架。二是积极引导优质物流企业下乡入村,加快农牧区物流主体发展,推动市场主体向专业化发展。三是鼓励在城市具有电商物流工作生活经验的知识青年回乡致力于发展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带动全市农牧区物流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四是促进农村电商与农牧区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依托“互联网+”,加强物流企业与农牧民合作社衔接,发展专业化农牧产品寄递服务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助力农产品销售,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