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由点到面”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消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同仁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揽法治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强化服务保障、完善便民举措,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服务重点,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一网通办”“一窗分类综合受理”等便民行动,全市42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419项,网办率达97.6%,政务服务满意率达100%。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动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市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042户,新增963户。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发放“多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402份,发放“二证合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296份,办理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制市场主体399户,有效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紧扣法治主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藏汉双文专项整治通告,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扩大专项整治工作线索来源渠道。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成立专项督察组,对全市11家重点执法部门开展法治督察,抽查各执法部门已办结的91件执法案卷,通报相关重点突出问题。严格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全市102名执法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及执法考试,对通过考试的30名执法人员发放行政执法证。定期举办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行政执法主体信息核查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工作,目前全市142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
坚持普法拓面,聚力打造更高水平法治同仁。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考核验收,打造市级法治文化广场和11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深化法律“十一进”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将以案释法、执法普法、法治讲座有机结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精准普法格局。利用新学期法治教育第一堂课、“三官一律”进校园等方式促使师生自觉学法用法。以“爱党爱国、守法持戒”为主题,结合寺院法治宣传月、“百寺千讲”开展法律进寺院法治宣传,筑牢宗教教职人员法治意识。拍摄《扫黑除恶》《危害野生动物》等藏汉双语微动漫,进一步拓宽普法渠道。全面推行“三调联动”机制,整合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等资源,成立同仁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坚持“枫桥经验”同仁化,打造品牌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市场纠纷调解室等专业调解机构,调处矛盾纠纷515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建立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立足“法律事务咨询、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提供”职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4件、公证事项157件。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挂牌运行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全年办结2起行政复议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覆盖率达100%,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