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三保”运行情况及工作建议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消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消息来源: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是维护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同仁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积极发挥职能,不折不扣落实落细“三保”各项政策制度,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全面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我市财政平稳运行。
一、2024年“三保”运行情况
按照中央、省、州关于落实紧日子的工作部署,从严从紧、科学合理编制财政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及非刚性非必需支出,节约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三保”支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为“三保”保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在年初预算编制中坚持“三保”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认真做好“三保”预算编审工作,将“三保”支出控制在财政预算的大盘子里,确保“三保”支出在预算环节不留死角。2024年年初预算足额安排“三保”支出80551万元。截至8月31日,保工资支出44311万元,保运转支出3864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1879万元。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增收压力大。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不高,结构单一,缺乏有效财源,抗风险能力较差,从长远看,缺乏支柱性产
业,重点行业税收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持续回升基础依然较为薄弱,企业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二是预算收支平衡压力加剧。财力增长乏力,刚性支出压力加大,对我市公共预算平衡造成较大的压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三保”和民生支出占比高。三是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尤其是2024-2026年要偿还债务本息6.5亿元,虽然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债券还本付息支出逐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压减了地方可用财力。法定债务及隐性债务未来三年将迎来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化解债务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占用地方可用财力,将影响我市财政平稳运行。
三、工作建议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多方合力、整体推进。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调控,指导和帮助基层政府积极争取国债和上级专项投入等各类资金,为改善民生、保基层运转提供资金支持,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完善相关转移支付办法,逐步增加相关转移支付规模,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对加大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民生资金投入力度,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保证地方财政长期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