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乡村振兴局
关于同仁市2021年“雨露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3日 消息来源:同仁市乡村振兴局

市人民政府:

根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关于做好2021年短期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青扶局〔202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各乡镇调查统计的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际需求,制定同仁市2021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如无不妥,请予批复。

同仁市2021雨露计划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同仁市乡村振兴局

               202185



同仁市2021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

短期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青海省扶贫局《关于做好2021年短期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青扶局〔202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际需求,特制定同仁市2021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州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提高脱贫人口自我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为目的,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和载体,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鼓励、引导脱贫家庭新生劳动力接受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实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目标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应培尽培、能培尽培2021年全市培训1350人次,培训合格率不低于90%(以取得人社、扶贫两部门联合盖章的合格证书为依据),培训后就业率不低于60%,力争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通过省认定的培训基地培训方式,突出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品牌特色,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使参加培训的每位脱贫户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劳动技能,增强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组织领导

坚持把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为促进和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非农收入的主要途径来抓。2021年同仁市雨露计划脱贫户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由市扶贫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实施,成立由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志国同志为组长,市就业局局长刘创军为副组长,市乡村振兴局马斌、马晓梅,市就业局邓学文等同志为成员的雨露计划劳动力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具体参与的培训工作格局,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全力实施好2021年我市雨露计划各项培训工作,确保我市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培训对象及培训方式

(一)培训对象。以同仁市12个乡镇为主要区域,培训对象原则上选择16-59岁之间建档立卡劳动力及已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边缘户,重点选择18-45岁之间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劳动力为对象。

(二)培训方式。按照先申报再审核后培训的方式,由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通过雨露百事通APP)自行申报或由开展培训的机构统一进行网上申报,市(市、区)级管理人员对培训人员身份资格、年龄、报名专业等信息进行审查,审核完成后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以培训工种为单位进行集中或上门培训。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培训内容。短期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部分。引导性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维护个人权益、疾病预防、扶贫先扶志扶智等基本知识的培训。2021年我市雨露计划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为1350人,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培训需求,培训工种包括以下八个工种:

1、中式烹饪(农家乐)培训450人,培训课时25(天);

2、挖掘机培训200人,培训课时25(天);

3、装饰装潢培训250人,培训课时25(天);

4、抹灰工培训150人,培训课时30(天);

5、唐卡(基础工艺)培训100人,培训课时30(天);

6、装载机培训50人,培训课时25(天);

7、汽车修理培训100人,培训课时30(天);

8、旅游管理培训50人,培训课时25(天)。

(二)培训要求。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增强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时间不少于14课时,同时保证给每位参培学员配发相关资料。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都要达到所学专业合格结业,并取得人社、乡村振兴两部门联合盖章的合格证书。如需要技能鉴定的工种,培训结束后经技能鉴定机构考试合格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体技能鉴定工作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规定执行,技能鉴定合格率不低于80%

六、培训机构及资金安排

(一)培训机构。根据实际专业培训需求,从市就业局2021年招标入围的培训机构中筛选产生,并向市乡村振兴局提交教学师资、培训设备、就业等承诺书。无相应培训专业的,在省人社厅备案的培训机构中选取具有培训专业、声誉良好的机构承担技能培训工作。各培训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培训承担单位编制报市乡村振兴局审定后实施。市乡村振兴局负责审核学员资格,培训机构按照市乡村振兴局制定的各项培训制度实施培训,确保培训期间的安全工作,高质量、严标准的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需提供(委托培训协议、教学计划、教案、身份证复印件、合格证书复印件(鉴定合格证复印件)、就业证明(含就业工种、工资、就业地)、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考勤、意见反馈表)等相关资料,装订成册后报市乡村振兴局备案。                             

(二)资金安排。2021年整合同仁市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项目资金270万元;培训人数为1350人。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参培学员培训费和生活补助。培训工种、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不低于统培标准,按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青海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补充青海省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工种时间及补助标准(暂行)的通知»青人社函[2017]394号的规定标准进行补助。参培人员生活补贴由培训机构先垫付给学员,发放到学员的一卡通,培训结束后凭审定后的培训学员花名册和垫付到一卡通的生活费凭证到市乡村振兴局申请补贴资金(此次培训资金含技能鉴定费)。

七、培训时间  

20218月至11

八、组织管理

(一)由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拟定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并以正式文件报同仁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复的培训实施方案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与共同指导和组织培训机构实施培训工作。

(二)凡报名参加培训的脱贫户,严格按照先网上审报,再由市乡村振兴局管理人员进行审查,合格后进行参加培训,组织培训单位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定参加培训学员资格,学员资格认定后才能享受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

(三)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着重培训我市建档立卡户缺技能的脱贫人员,结合各乡镇驻村工作队按实际情况报市乡村振兴局的建档立卡脱贫户短期技能培训的需求培训。培训期间参培学员的考勤由乡镇负责监督管理,市人社局和市乡村振兴局联合督查。

(四)大力宣传开展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脱贫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并加强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情况回访制度建设,健全并妥善保管培训工作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