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3月8日在同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消息来源:http://www.hntongren.gov.cn/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消息来源:http://www.hntongren.gov.cn/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县委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指导下,我们认真落实县委第十三届五次全委会和省州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经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不断强化收支管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34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8.8%,比上年增收219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完成8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0.40%,增收320万元;地税收入完成67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6.20%,增收1465万元;财政部门主管的收入完成17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40%,增收406万元。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803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9.60%,同比增长31.20%,增支4208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925万元,增长87%;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594万元,增长61%;国防支出完成90万元,增长30%;教育支出完成39124万元,增长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218万元,下降1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5997万元,下降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5950万元,增长5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10685万元,增长1%;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375万元,增长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14686万元,增长1.6倍;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38926万元,增长38%;交通运输支出完成883万元,增长1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261万元,增长1倍;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完成1165万元,增长40%;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完成454万元,增长4倍;住房保障支出(包括住房改革支出)完成10711万元,增长63%;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完成93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付息支出完成682万元;其他支出完成2649万元,增长24%。
全县预算执行结果,总财力为183196万元,较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3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1393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5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0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0307万元。定向置换存量债务债劵支出922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预算结余12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9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716万元。其中:当年完成收入654万元,省州级补助收入987万元,上年结转107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00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5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2万元。
全县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783万元;上年结余2426万元;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35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856万元。
(二)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1、狠抓财政收入。2015年的收入形势比我们年初预期严峻的多,为了确保完成收入目标,我们始终把抓收入、增总量放在重要位置,力保收入底线目标完成。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工作协调,多方挖掘增收潜力。量化分解收入任务,竭尽全力抓好收入组织工作,全县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30.60%,增收2191万元。坚持不懈争取省州补助,针对省级财政财力趋紧、专项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增量减少的情况,主动跟进,积极应对,着力增强争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共争取到各类专项110265万元,同比增长47%。
2、狠抓支出保重点。按照“厉行节约,依法理财,保障重点,关注民生”的原则,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足额兑现职工待遇和全县目标考核奖,提升了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突出基本财力保障,着力落实民生政策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及重点项目。一是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做为重要任务,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整合存量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全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2.9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二是支持实施精准扶贫,地方财政安排资金1717.1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异地搬迁、特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项目,推动贫困村农牧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是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地方财政安排资金5916.77万元,主要用于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学前教育、三江源地区教育补偿机制等。四是支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地方财政安排资金835.33万元,主要用于图书馆免费开放、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基层文化广场建设等。五是加快现代农牧业进程。地方财政安排资金1166.06万元,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一事一议、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等。六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继续加大。地方财政安排资金4841.15万元,重点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城乡低保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发放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七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1050套,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15万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八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和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的投入力度,有效的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3、狠抓改革促管理。按照省州财税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积极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更加主动地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债务管理改革。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财金联动。切实化解存量债务,进一步健全债务预警机制。三是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改革。将绩效评价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确保财政支出效益。四是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五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4、狠抓管理促发展。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全县“三公”经费全年支出303万元。较上年减少18万元,强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全年各部门公务卡消费501万元。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继续加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收回项目资金6239.9万元,调整用于重点支出6092.89万元。对全县43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项目金额共计17058万元。对全县涉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资金达42514万元。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认真履行政府采购监管职责。2015年组织政府采购123次,采购预算资金2553.35万元,实际采购资金2339.15万元,节约214.2万元,节约率21.10%。四是制定下发了《同仁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方案》,购买服务的项目有4个。
5、狠抓债务防风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根据省州文件精神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2015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6672万元,2015年年初债务余额为14142万元,2015年末债务余额为15740万元。我们将在限额内严格执行举借债务,并每年安排预算还款资金。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经过政府及财税部门的艰辛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同仁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全县公共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从2926万元增加到9341万元,增长2.2倍;公共预算支出从6.5亿元增加到18.03亿元,增长1.8倍。
2015年,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财政收入虽然有所增幅,但主要依靠项目投资拉动,培植财源的任务异常艰巨,地方财政增收的空间较小。二是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刚性支出有增无减,保障的任务异常艰巨,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部门存量资金过大和支出需求旺盛的问题并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州财政工作会议总体要求,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坚持精准扶贫优先,保证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支出需要;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对全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2016年,
全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088万元,增长8%。分部门情况是:
--国税主管收入87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812万元增加 65万元,增长8%。
--地税主管收入7279万元,比上年完成数6740万元增加539万元,增长8%。
--财政主管收入193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789万元增加 143万元,增长8%。
预计全县总财力为83222万元。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0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8745万元,提前预告专项14389万元。
按照收支预算平衡的原则,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为8322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0.12%,减支100万元。主要项目是:
--个人部分支出48032.45万元,占支出的57.7%。
--公用部分支出4132.13万元,占总支出的5%。
--地方安排专项支出16668.42万元,占总支出的20%。
--省级专项支出14389万元,占总支出的17.30%。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529万元,增长48%;国防支出100万元,增长43%;公共安全支出3223万元,下降24%;教育支出17438万元,下降29%;科学技术支出110万元,下降84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46万元,下降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8728万元,增长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206万元,增长14%;节能环保支出543万元,下降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07万元,增长1倍;农林水事务支出8464万元,下降8 %;交通运输支出555万元,增长3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81万元,增长53 %;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175万元,增长30%;住房保障支出3887万元,下降40%;债务还本支出176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87万元;其他支出498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收入277万元,上年结余5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329万元。
(三)社保基金预算安排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安排收入1865.3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安排支出1370.98万元,本年收支结余494.39万元,上年结余2855.6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350.01万元。
(四)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视财政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统筹谋划,重点推进,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
1、加强依法治税,着力实现财政综合实力。将狠抓收入继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税收收入目标任务,一是强化收入征管。落实责任,加强财税形势分析,突出抓好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监控及零散税源和中小税种的征管。二是着力争取上级支持。主动对接、积极应对,争取更多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形成“货真价实”的可用财力。三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突出以票管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基金的征缴力度,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2、完善投入机制,强化支出管理。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原则,聚焦脱贫、生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策和资金的精准化、指向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全县各族群众。一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跟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下大力气抓投入,为实现整体脱贫提高财力保障。二是落实改革重点。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行政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等方式,确保工资配套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等所需资金落实到位。三是提升民生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事务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四是持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落实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公益林、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五是加大存量资金统筹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使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六是强化支出管理。加快资金下达及拨付力度。硬化预算执行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3、提高绩效,严格规范理好财。规范财政管理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管好“钱袋子”为目标,按照“收支进盘子”、“债务封口子”、“权力进笼子”的要求,建立财政管理新机制。一是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严格执行财政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实现“账本阳光化”。二是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健全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审核把关、监督检查、处理处罚”三个到位。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健全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各位代表,今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做出的决议,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2016年同仁县财政预算收支公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