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同仁市召开教育发展暨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州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对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部署。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旦增出席会议并讲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会锋、州政府副州长哇多、州政协副主席白萍、州教育局局长万玛尖措莅会指导,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赵建国主持会议。

图片

旦增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教书育人、为同仁教育事业付出心血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同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教书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国家的未来靠教育,民族的未来靠教育,同仁的未来更要靠教育。

旦增要求,要围绕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履职作为,努力推动全市教育工作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

一要深刻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全面”“幸福”“有成长”三个层面深刻认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理念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注重行政管理与学校发展良性调和,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以“一年定机制、固成果;三年补短板、见实效;五年成体系、建示范”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建成全省有影响、群众有好评的教育强市,努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板。

二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聚焦教育事业、聚力高质量主题,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配齐配强思政教师队伍,结合学校党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开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堂,让学生爱听爱学、乐于接受。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在城区建设好一批公办民办幼儿园,在乡镇建设与乡镇中心学校联合办学的中心幼儿园,在符合办学条件的行政村建设联合幼儿园,在没有条件的偏远地区设立巡回支教点或季节班,实现幼有所育。规范建园标准、办园标准,科学核定办园成本,规范招生行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优化布局调整,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进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实施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工程,不断提升高中校园校舍、教育装备、信息化设施等建设水平,积极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高中发展,力争新建或异地设立1所综合性普通高中。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推进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加大“三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工程,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把师德表现与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挂钩,强化政治考核、师德考核和职业素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和清理退出机制,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制定教师总体培训规划和分年度培训计划,合理利用“国培”“省培”平台,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教育领域深度合作,培养一批“三科”教材、教育信息技术、普通话、数理化、音体美等紧缺教师。大力实施教师激励工程,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上不论资排辈、不徇私舞弊。推行教师减负政策,加强对校园各类活动的审核把关,切实减轻教育教学负担。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力度,让教师们“有地位”“有奔头”“有尊严”。

四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最强动力。围绕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绩效考核等,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办出家门口的名校。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有新思路,着眼解决学校布局、教师结构、队伍稳定等突出问题,加快制定配套措施和制度办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力争通过3至5年打造一批在全州乃至全省有影响、有实力的名校。在教学质量提升上有新转变,坚持“抓实、抓小、抓早”,细化自上而下的岗位职责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真正用制度管理教学活动、规范从教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研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创造力。在工作绩效考核上有新加强,配套制定严格的督促检查、严厉的奖惩考核、全面的督查通报、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常态化纪检监督力度,派驻专职纪检员,严厉整治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

五要始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改进学校思政工作、巩固校园意识形态、开展党建领航行动,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党的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党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与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市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增强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能力。教育部门和各学校的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的优先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部门履职尽责,形成教育发展合力。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机制协调运行。加强教育领域党的建设,统筹抓好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使党对教育系统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

六要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推动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构建起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高质量教育发展格局。高度重视教育,市委、市政府要带头表率,把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市发展优先地位、重要日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研究教育问题,责无旁贷地支持教育、关注教育,真正做到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始终不撤、强度始终不减、标准始终不降。营造浓厚氛围,宣传部门要把市委、市政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目标、举措和行动口号喊出去、目标亮出去,把各行业、各系统、各阶层关心、帮助和支持教育的事迹报道出去,教育系统要把市委、市政府办好教育的大决心、大目标,宣传到每位教师、每名学生,努力形成市委、市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服务、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助力的良好格局。加强多方联动,发改、财政部门要全面保障教育项目建设和经费投入,公安、文体、市场、卫生等部门要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惩侵犯师生权益不法行为,群团组织要发挥好“桥梁”作用、扮演好“纽带”角色,社会各界要多关心、多支持教育事业,各位家长要重视教育、尊重老师,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共推同仁教育高质量发展。

赵建国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努力形成全市上下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教学安排、师资调配等各项工作,确保教育改革工作方向不偏、进度不慢、质量不减。全面落实优先发展责任,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保障义务教育公平底线,紧紧围绕黄南州教育1+5和同仁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绩效考核评价长效机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全市教育资源,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构建科学民主高效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哇多对做好同仁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对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会议传达学习《黄南州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印发《同仁市教育捐赠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表彰了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同仁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作了说明,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及捐资助学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全市在家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退休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以及市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